现在“减负”好像已成了一种潮流。都在喊“落实”,是不是就真减了呢?
笔者女儿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听说该学校十分强调素质教育,因而就选择了这所学校。可是上学后才知,并非如此。整日作业做不完。节假日有作业簿上签名,各种学具也没少。“怨”老师,想想老师又有何“罪”,他们又是为了谁?况且别的班也是如此。“怪”学校,学校又为何?最后看了看教材才恍然大悟,不仅老师无罪,学校也确实无过。因为这都是教材的要求。翻开小学一年级教材看看其中的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制城市版)就清楚了。说实在的,其中的一些概念让我这个受过一定教育的成年人也要苦费一番心思才能理解。如“分解”、“组合”等概念,按说一年级知道“1+1=2”就可以了,而且还简单明了,非要说一些“1”和“1”组和成“2”;“2”可以分解成“1”和“1”等,绕几个圈。入校不到两个月、汉字都不认识几个的小孩,能理解这些概念吗?况且,若深究这些概念也并非都是准确无误。若在逻辑数学中(二进制),可以说“1”和“1”组和成“10”;在直观形象的思维中,“1”和“1”组和成“11”也不应错。学生若真要“减负”,编教材可以说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看来若要真“减负”,还是要统一思想,要从根本入手,而不是跟着“感觉”走,闭着眼睛喊,不抓落实。